我为什么要乔装打扮来寻太平道的晦气,我闲得行不行?
岳顾寒的问题让李旭感觉到十分奇怪。太平道是出了名的邪教,天天琢磨着造反闹事,自己身为皇帝,出手铲他们个据点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在宫中翻太祖皇帝的手记,他对太平道的《黄天大法》十分赞赏,我便挺好奇这门功夫的。后来接了提点刑狱使司的秘报,说这里是太平道的一个据点,就过来探上一探,希望能够一窥《黄天大法的》奥妙之处。”
岳顾寒听到这里,似乎想起了什么。
“我记得书上说什么白龙鱼服,见困豫且。”岳顾寒开始卖弄胸中本来便不多的文墨:“陛下这样溜出宫来,还是很危险的。”
这白玉京中,除了你要杀我,我还能遇到什么危险。
岳顾寒接着道:“其实陛下想探寻黄天大法的奥妙,不必这样,直接找我便可。我这里便有两卷《黄天大法》。陛下要看,我明日入宫送给陛下就好了。”
根据承天剑宗的解释,他这里是有两卷黄天大法的。这门功夫据说是出自上古的“太平清领书”,据传是汉末大贤良师在深山之中得自南华仙人之手,共有上中下三册,名为《太平要术》。因为得自南华仙人庄周,所以又叫《南华经》。
原来的“太平清领书”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进,一步步变成现在太平道的镇教无上宝典《黄天大法》。
岳顾寒当年闯荡江湖,第一个开刀的就是太平道、天师道这些邪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撕扯纠缠,两边也渐渐达成了妥协。
被狠削一顿的太平道偃旗息鼓,打落门牙和血吞,不再找承天剑宗报仇。
同样的,承天剑宗也要对太平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被太平道挑上门,那就别再到处平人家的场子。
处于弱势一方的太平道愿意奉上《黄天大法》的前两卷和其他一些秘笈丹方,只求承天剑宗将他们放过。
其实这也是太平道的无奈之举。
他们毕竟家大业大,到处都是人马,岳顾寒要是铁了心当连环杀人魔去杀人放火,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岳顾寒呢?无儿无女,孤家寡人一个。仅有的几个便宜徒弟,出身还非富即贵。要威胁岳顾寒,也就只有放火烧他老宅了。
无奈之下,还是大贤良师出面讲数,同岳顾寒几番见面,陈说利害,终于算是将这位安稳下来。
其实太平道这也是无妄之灾,岳顾寒之所以奔着他们一通爆锤,其实还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所致。
承天剑宗以为一笔写不出两个道字,道圣也好,太平道也罢,两者之间必然有什么渊源。
甚至太平道很有可能就是道圣留下的一手暗棋。
阴谋论入脑的顶级高手展现出的破坏力让太平道这样老牌的隐秘组织都高呼受不了。
大贤良师除了自认倒霉也没别的办法,不仅亲自登门向岳顾寒讲述本门的来源脉络,还将《黄天大法》的前两卷送给岳顾寒,只求息事宁人。
太平道这边既然如此上道,岳顾寒也就不好意思再喊打喊杀,也就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既然如此,岳先生前几日来这里是干嘛?”李旭好奇问道。
“拜神啊。”岳顾寒指着大殿中的蒋侯神像道:“这里很灵的。”
“可这里不是太平道经营的假庙吗?”皇帝向承天剑宗指出,这里如果是太平道经营的秘密据点,那所谓的蒋侯也就不过是个幌子罢了,这里有什么可灵的。
“虽然是个幌子,但是真的灵啊。”承天剑宗向皇帝指出他信仰观中不成熟的地方,效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岳先生去求什么?”李旭好奇问道。
皇帝十分好奇,以岳顾寒这等修为和本领,外加这种天煞孤星一般的调调,怎么会去求神拜佛?
正所谓不经劫数,不问神佛。岳顾寒承天运剑,纵横天下,又有什么要想虚无缥缈的神仙佛祖去求。
“人总归要有些敬畏之心啊。”岳顾寒笑了笑说:“功夫越高,胆子越小。”
皇帝点了点头,像岳顾寒这样的阴谋论者,总是活得比别人累上很多。其实道圣到底如何,没有必要如此苛求解开真相。
生活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刺杀朗达玛。
“说起来,岳先生准备何时动身前往吐蕃?”李旭说道:“西土不宁,则寝食难安。”
虞朝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归根结底是因为边患。
当年关东之乱的肇因便是东北的渤海、契丹、库莫奚三部不停地侵扰,使得朝廷在河北地区布置重兵,设立节度使总揽人事权、军权、财权、司法权,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格局。
而节度使同江湖势力勾结,一旦发难,则朝廷难以制驭,几乎天下鼎变。
伴随着关东乱起,朝廷仅剩的力量用来平叛,最终结果就是来自吐蕃、南诏的压力骤增,最终导致陇右之地沦落胡尘。
白玉京位于关中,受到吐蕃的严重威胁,为了保证朝廷根本所在,对河北诸藩镇不得不采取姑息政策。
关东乱事平定,朝廷又在中原腹心之地设置藩镇,编练重兵防备河北藩镇。这样一来富饶的河北与中原的赋税都不能输入朝廷,全部用来养兵。
自从府兵制崩溃之后,虞朝的兵士基本上都是雇佣兵,养兵成本一年在二十四贯左右。这还不算神策军这样待遇更加优厚的禁军。
朝廷一年的岁入只有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