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山上的军营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宿卫将士已经转移入都,所以也变得有些冷清。眼下在这里只留下了千人出头的基本防卫力量,还有就是诸葛甝等涉嫌此前搅惑民情的一批犯事人员。
诸葛恢归都后,也并没有选择返回台城,仅仅只是派两个儿子并一些从属于他的台臣们率领宿卫将淮南王送回台城,对于台城几次请他返回主持局面并来自各方的求肯,俱都不作回应。
之所以作此缄默姿态,半是茫然半是愧疚。茫然在于面对当下的局面,他也不知该要怎么做,不知该从哪里入手收拾残局。愧疚则在于,局面败坏成这样一个模样,无论在公在私,他都难辞其咎。
国事以论,时局动荡不安,甚至就连皇太后都死在了这场动乱中,他们这些台辅言之首恶都不为过。
乡情以论,琅琊乡乱虽然起于王允之的煽动,但中途诸葛恢接手过来,也没能给乡人们争取到一个好局面,他离去未久,那些乡勇便暴乱起来,最终在大业关外遭遇来自吴郡的义勇乡曲,几乎被全歼。顾此失彼,非但没能保全乡众,而且还连累刘超被那些暴怒乡人凌辱致死,每每思及于此,诸葛恢便愧疚得不能自已。
而在家事方面则更是不堪提及,庭门生出劣子,非但无益家门与社稷,更是直接促成了都内形势的全面恶化与崩溃。
至今还留在覆舟山,甚至可以说是胆怯,不敢面对朝野诸多时流,更不敢深思时人将会予他何等激烈的抨议。
这一日是何充等人前往建平园、奉迎皇帝归苑的日子,而沈充也在一众乡徒并时流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往都内而来。皇帝归苑之后,便意味着所谓的明堂正诏随时可以发往江北,换言之沈维周南来的日期也不远了。
江东一场喧闹,如今思来就如同一场噩梦,各方奋不顾身投入其中,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互相掣肘牵绊,既没有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也没能完成将江北势力强阻在外的最重要目标。
何苦呢……
“主公,阿郎已经带到。”
诸葛恢正于厅下枯坐之际,门下趋行入内来报,诸葛恢抬头望去,便见形容多有憔悴的长子诸葛甝正畏畏缩缩站在廊下,于是他便招招手示意诸葛甝到近前来。
“父、父亲,儿子已经知罪……”
诸葛甝弯腰迈步入厅,行出不足两步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惶恐着爬行上前,口中带着哭腔哀号道。
“知罪?那你来说说,你罪在何处啊?”
诸葛恢神情漠然望着儿子,眼中既无亲昵也无悲悯。
“儿子不记父训,错信王深猷奸言,擅、擅作废立之大谋……父亲,儿子真的知错,我、我只是想为父稍作代劳,浅试窥望众愿,实在、实在没想到……”
诸葛甝匍匐在地连连叩头,嘴里又发出凄厉的干嚎声。
“罢了,你起身吧。”
诸葛恢叹息一声,让家人将儿子扶起送入近畔一处空席,看着诸葛甝低头垂泪、吞声忍咽的样子,又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其实也无怪你有什么轻妄念想,身于此世,谁又不想能有一番功业作为。就连为父,其实也难免偶作非份妄念。”
“你生身于我家,亲长看顾长成,既无学业之困顿,也无家业之拖累,难免小觑世道之艰深,也不知自身才干之高低。往年你父居于闲职,尚有余暇提点得失,执于台事后,我也深为国务所困,难免教训懈怠。你今日劣态如何,也实在是我放任无顾之苦果……”
诸葛甝听到父亲的自责声,心内隐隐松了一口气,但还是忙不迭表态言是错在己身,实在与父亲无关。
“罢了,不说这些,我们父子也是多年对坐教论。我知你这几日也是内中焦灼,食不知味,今日杂绪俱都抛开,不必再以此自扰。”
说着,诸葛恢便吩咐家人将各种餐食菜式端上来,示意诸葛甝可尽情享用,语调虽然变得缓和下来,但眉目之间却仍乏甚慈祥姿态。
诸葛甝见状,颇感受宠若惊,他这段时间也的确是担惊受怕,寝食不安,今日眼见父亲待自己的态度终于有了转机,心绪渐有安定,难免胃口大开,只是当着父亲的面也不敢大贪口腹之欲,膝行至父亲席侧,为之斟酒布菜。
诸葛恢轻啜一口儿子斟上的酒水,然后突然又说道:“今日何次道等人往建平园去迎王驾归苑。”
诸葛甝被囚禁之后,与外界联系基本切断,听到这话后不免错愕,片刻后脸上才挤出一丝僵硬笑容:“如此看来,畿内局势算是渐定了。”
“是啊,板荡过甚,无益社稷,终究还要归于安稳,士庶才能咸安。”
诸葛恢又叹息一声,抬手阻止诸葛甝继续斟酒的动作,示意他回到自己席上,然后才又说道:“早前江北也有宣声,言是唯奉以明堂正诏,才肯过江辅国。”
“貉子就是乐于常作伪善姿态,以此来求洽于群情……”
诸葛甝听到这里,心内便是一突,偷偷瞥了父亲一眼,而后才恨恨道:“我就不信若真无诏令宣召,他果真就不过江来。”
“这就是你与梁公的不同啊,你年纪虽然长于梁公,但若论及国是轻重,彼此实在相差悬殊。畿内动荡至今,重臣接连亡故,皇太后陛下都不能免,如是边臣来问,岂能不具诏抚慰。”
诸葛恢闻言后便微笑着摇摇头:“何以梁公明明南来心切,还是要紧扣无诏不行?日前畿内动荡频生,凡台执、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