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去找周正邦了,很快便带了几个人推着平板车过来,将裘开物做的那些桌子椅子运回了县衙。
周正邦还以为李秀娥要为各部官员添加桌椅呢,可他看到上面刻有“滕王”两个字的时候犹豫了,没有马上分发下去。
待李秋娥过来,他便带着疑惑问道:“王后打算将这些家具如何处置?下官不敢随意安排国王陛下的东西。”
李秀娥将自己的打算详详细细地跟他讲了,周正邦半信半疑,既然王后说了,那就试试吧。
差人将商部尚书肖得哙叫来,带上两个人,挑了其中一把椅子。
李秀娥如此这般嘱咐一番,三人便搬了椅子上大街去了。
其他的家具,周正邦找了间屋子,着人卸车,暂时存放起来,而他趁机写了份文书。
李秀娥带小翠先是回了太安府,换了便装,再行出门。
她要亲眼看看,这把椅子是不是能够销售的出去。如果不行就必须改变销售策略。
之所以换便装,她是不愿在民众中成为焦点。
肖德哙三人找了个比较热闹的地方,将那把黄椅子放在一个书案上,一个人摆弄着椅子进行展示,而另一个人便吆喝起来。
“诸位乡亲,我们是商部的官员,得到朝廷的允许,在此拍卖国王的作品。这是一把王室座椅,出自滕王之手,木料考究,做工精细。上面有滕王的印章,是滕王亲自做的印记,以证明乃国王亲手所做。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大滕国建设。哪位乡绅愿意收藏,尽可出价竞买,底价100两白银。”
围观的众人顿时嘈杂起来,纷纷议论。国王亲手做的椅子,样式古朴,做工细腻精美,堪称极品,自然价值不菲。可也值不了100两白银,是不是有些贵?
100两白银买100把椅子也够了,倒是有人想买,只是觉得价格高了些,便嚷嚷着是不是可以再降降价?
肖德哙解释,底价不能变,原因有三:
一是,这椅子乃国王亲手所做,王室出品,不同于民间所用。
二是,世间独此一把,绝无第二,物以稀为贵,极具收藏价值,将来市价绝对高于一百两白银。
三是,拍卖国王作品目的是筹集资金,为振兴国家建设而用,价格自然不能降低。
那些有意购买的人开始蠢蠢欲动,有真想要买的,提出问题。
“你们说是商部官员,我们并不认识你们,说不定是在打着王朝的名义当幌子骗钱的。即便是椅子上刻有滕王的印章,那谁知道是不是做的假,平头百姓可是难以辨别真伪的。如果我们买了下来,不是国王作品,岂不上当受骗?”
这两位官员确实是新近招来的,对于石昌县百姓来说,还是生面孔,若不是身上穿的那套官服,人们还真不敢相信他们就是官方人员。涉及到掏钱的事,百姓们还是很小心的。
李秀娥就站在人群中,不管是人们窃窃私语,还是高声谈论,她都听了个一清二楚。其实焦点就集中在一点上,这把椅子到底是不是国王亲手所做?
毕竟百姓没有看到或者还不知道国王会做木匠活,直到有人小声议论,国王木匠活确实做得好,说不定这把椅子真是国王做的。
即便是如此,如何让百姓来辨别真伪,这还真是一个难题。
不过这些李秀娥早已考虑到了。
就在人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周正邦拨开人群,站到那把黄椅子跟前,向众人解释道:
“诸位乡亲,我在石昌县做了多年县令,可以说这鱼水之情是相当深的,不会坑害诸位父老。本官以大滕国首辅大臣的名义担保,这把椅子的确出自滕王之手。”
说着话,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展示给大家,上面有红色印章。
“这是证明文书,大家可以相信了吧!”
下面的百姓顿时安静下来,那三位商部官员他们不认识,可对这位昔日的父母官是相当熟悉的,对他的话自然信任。见他出面进行担保,对这把椅子的真实性自然再无怀疑,何况又有朝廷的证明文书。
瞬间,人群又沸腾起来,有人开始出价。
“110两!”
“150两!”
“200两!”
……
“200两一次!200两两次!200两三次!成交!”
在那商部官员一锤定音之后,这把椅子就归了一位老者。
李秀娥看到,这位老者就是昨日她见到的那位谈论旧椅子的主人。
“看来还真有识货之人!”
“老黄头看中的东西绝对错不了!”
“要不咱也买一件?这王室的物件肯定会增值的!”
“周大人,国王的椅子还有吗?”
……
人群中依然议论纷纷,有人还想买。
周正邦赶紧解释:
“与刚才那款一模一样的椅子是没有了,倒是有其他样式的,今天不再拍卖,明日继续。”
人们似乎有些遗憾,表示明日再来,便纷纷散去。
百姓散了,大街中心独剩下依然站立的李秀娥。
周正邦和肖德哙面带笑容上前施礼。
“王后圣明,正如王后所料,滕王的作品很快就出手了。”
初战告捷,李秀娥自然甚是高兴,不过这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过些时日。
一把椅子就卖了200两银子,确实价格不低。真正让周正邦和肖德哙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拍卖的那些滕王家具,买者出的价格一件比一件高。
<